佛教辞典 > 佛光大辞典

五蕴喻

据大庄严经卷十二载,众生皆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法积聚而成身,故佛为频婆娑罗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,而以喻说...

五蕴实相

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一载,一切众生皆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法积聚而成身,此五蕴即为真如实相之理,故称五蕴实...

五蕴魔

四魔之一。又作蕴魔、五阴魔、五众魔、身魔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蕴,能使有情众生受种种障害,故称五蕴魔。(...

五觉

指本觉、始觉、相似觉、随分觉、究竟觉。即:(一)本觉,即本有常住之觉体。谓心体离念,等虚空界无所不遍,即是...

五阐提罗

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载,昔有造作非法之五比丘,后生于人间为阐提罗。阐提罗,又作扇提罗,为缺男女根者。此五比丘...

五摄论

摄论,即摄大乘论,谓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,集而辨之。据法宝标目载,此论乃无著菩萨所造,天亲(世亲)、无...

五体

又称五轮。指全身。谓筋、脉、肉、骨、毛皮,或右膝、左膝、右手、左手、头首之并称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(...

五体投地

乃佛教礼法之一。又作五轮投地、投地礼、接足礼、头面礼、顶礼。本为印度所行之礼法,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载,印度...

五观

(一)五种观法。即:(一)真观,谓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惑之空观。(二)清净观,谓于既除见思惑之清净身,断尘沙...

四毒蛇

又作四蚖蛇、四蛇。以毒蛇比喻人身之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,故称四毒蛇。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载,人身之四大,如四...

仁山

(1887~1951)江苏金坛人,俗姓顾。别号天晴。十八岁投镇江金山观音阁西来和尚出家。十九岁于南京宝华山...

仁王

(一)佛之尊称。佛号能仁,又称法王,故称仁王。 (二)指仁王经中所载印度十六大国之国王。 (三)又称二王尊...

仁王咒

仁王经所说之陀罗尼。此陀罗尼为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。[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奉持品] p1217...

仁王门

又称二王门。乃安置伽蓝守护神金刚力士之楼门。门左边为密迹金刚,右边为那罗延金刚。其遗构可见之于印度巴赫特(...

仁王般若波罗蜜经

凡二卷。姚秦鸠摩罗什译。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、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、仁王般若经、仁王经。今收于大正藏第...

仁王会

又称仁王斋、仁王般若会、仁王道场、百座道场、百座会。乃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而讲赞仁王般若经之法会。该经...

仁王经法

依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等,为镇护国家、增长寿命、天下泰平及除灭七难(...

仁王经曼荼罗

依仁王经及仁王经道场念诵仪轨所绘之曼荼罗。修仁王经法时用之。有二种:(一)悬曼荼罗,即悬挂于道场者。绘有金...

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

凡三卷,或七卷。唐代良贲撰。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、新翻仁王经疏。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。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...

仁王护国般若经疏

凡五卷。隋代智顗说,灌顶记。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。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。初以五重...

仁和寺

日本真言宗御室派大本山。山号大内山。又称御室御所、御室、仁和寺门迹。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御室。为宇多天皇继光孝...

仁性

梵名 Sīvali,巴利名同。又称仁吉。音译尸利罗、尸婆罗、世跋罗、施跋罗。佛弟子之一。刹帝利种出身。其人...

仁者

乃对人之敬称。或单称仁。大日经疏卷四(大三九·六二二下):“梵音尔尔,名为仁者。”景德传灯录卷一婆须蜜章(...

仁勇

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。浙江四明人,俗姓竺。生卒年不详。初学天台,继谒雪窦重显而改参禅学。其后,往湖南潭州云盖...

仁海

(951~1046)别名千心,通称小野僧正、雨僧正。为日本真言宗小野流之祖。和泉(大阪府)人。七岁即登高野...

六受

指六受身。受有苦受、乐受、舍受三种,约六识而成六受,即眼触所生受、耳触所生受、鼻触所生受、舌触所生受、身触...

仁塔

指佛塔。释迦牟尼佛之“释迦”(梵 ?ākya 或 ?akya)为其种族名,意译能仁,故佛塔称为仁塔,佛寺称...

什物

又作十物、什器、什宝。什即杂、聚之意。指寺院中之各种法物。在印度,僧众个人之随身物称轻物,僧团全体之所有物...

什门十哲

鸠摩罗什之门人中,道生、道融、僧肇、僧睿(以上并称什门四圣)、昙影、慧观、慧严、僧契、道常(恒)、道标,称...

今昔物语集

凡三十一卷。日本传说、故事集。成书于平安朝末期。相传著者为宇治大纳言源隆国,故该书又作宇治大纳言物语。复因...

今家

今之师家。与今师、一家等语同义。各派之末徒,以过去之旧师不明本派奥旨,今之祖师则善能显彰一宗之微意,故美称...

今师祖承

天台三相承之一。又作今师相承。即以智顗为宗师,立其次第相承,则南岳慧思为父师,北齐慧文为祖师,龙树为曾祖师...

今圆

天台宗将释尊一代说法之次第判为五时,而以第五时法华经所说之圆教,称为今圆;于前四时大乘经所说之圆教,称为昔...

今道心

又作青道心、袄道心。指初发心出家,而资历尚浅、修行未熟之修道者。 p1222...

今释

(1614~1680)清代曹洞宗僧。浙江仁和人,俗姓金。一名性因,又作恬因。字澹归。号甘蔗生、茅坪衲僧、借...

今辩

(?~1697)清代僧。番禺(广州)人,俗姓麦。字乐说。尝从梁之佩学科举应试之文,颇有文名。其后之佩入道,...

介清

(1239~1301)元初临济宗杨岐派禅僧。福州(福建)长溪人,俗姓王。号龙源。出家于雪峰山,于一峰齐之门...

介然

宋代僧。明州鄞县人。初学于福泉山延寿,复从明智中立受天台教观于南湖。元丰(1078~1085)初年,修净业...

介尔

介,弱、小之义;尔,系助辞。形容至微至小,即谓现前刹那之一念心。“介尔之一念”、“一念介尔之起心”等语,均...

元心

本觉圆满之一心。此心为森罗万象之元,故称元心。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。 p1223...

元因

又作原因。谓事物因之而生成者。自佛教之基本教理观之,“因”与“缘”乃万事万物所藉以生成、存在、变化之一切条...

元安

(834~898)唐代僧。陕西凤翔人,俗姓淡。二十岁于岐阳怀恩寺出家。曾问道翠微、临济,后于夹山善会之会下...

元亨释书

凡三十卷。日人虎关师炼着。于元亨二年(1322)成书。传录佛教东传日本后七百余年间之高僧事迹与佛教史实。乃...

元妙

(一)涅槃之觉体,本来不可思议,犹如大海,澄湛圆融,寂而常照;示其本来,照而常寂,故称为元妙。[楞严经卷六...

元辰星

又作本命元辰、元神星。混合宿曜经之说与阴阳道之思想,而谓元辰星乃掌理吾人一生中贫富荣枯等命运之星。密宗盛传...

元来

(1575~1630)明代曹洞宗僧。龙舒(安徽舒城)人,俗姓沙。又称大舣,字无异。世称博山禅师。十五岁礼拜...

元明

又作本明。谓本觉之体清净光明。楞严经卷六(大一九·一三○上):“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” p1226...

元长

(1284~1357)元代临济宗僧。越州(浙江绍兴)萧山人,俗姓董。号千岩。字无明。七岁出家,十九岁受具足...

元品能治

退治元品无明者。元品无明即根本无明,为天台宗所立四十二品无明中第四十二品之无明。欲断元品无明,有等觉智断、...

元浩

(?~817)唐代僧。又称元皓。吴门人,俗姓秦。字广成。幼依晋陵灵山寺慧日禅师披剃,住龙兴寺。未久,从荆溪...

元祖

谓元初之祖。即开宗立派之祖师。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论(大五二·二上):“佛乃道德之元祖。”又宗镜录序(大四八...

元素

指六大。古代佛教将构成一切万法存在之元素,立为六种,称为六大(含广大之意)。即:地(梵 prthivī)、...

元崇

(713~777)唐代僧。临沂(山东)人,俗姓王。幼而孤秀,投寺为僧。开元末年,从瓦官寺璇禅师咨受心要。至...

元康

唐代僧。初居山野,持诵观音。贞观(627~649)年间游学京邑,感一异鹿,抚而驯伏,遂豢养之。常乘此鹿,以...

元净

(1011~1092)宋代僧。於潜(浙江)人,俗姓徐。字无象。十八受具足戒,从慈云研习天台之教。慈云殁后,...

元绍

(?~1721)清代僧。越南佛教元绍禅派始祖。广东潮州人,俗姓谢。十九岁于报恩寺剃度出家。越南黎朝(后)玄...

元琇

唐代僧。天台宗第十二祖(一说十祖)。尝依国清寺物外法师修学止观,尽得玄旨,敷演微妙,世称妙说尊者。某日升座...

元照

(1048~1116)宋代律僧。余杭(浙江杭县)人,俗姓唐。字湛然。号安忍子。少年离俗,十八得度,从神悟处...

元慧

(819~896)唐代僧。吴郡人,俗姓陆。开成二年(837),于法空王寺依清进为师。会昌元年(841)往恒...

元贤

(1578~1657)明代僧。又称鼓山元贤。福建建阳人,俗姓蔡。字永觉。为宋代大儒蔡元定(西山)之十四世孙...

元晓

(617~?)朝鲜新罗之华严宗学僧。俗姓薛。二十九岁于皇龙寺出家。与义湘于新罗武烈王七年(660)欲渡海来...

元兴寺

位于日本奈良。平城京(奈良新京)于营造之际,许多寺院自旧址移建于此,其中独允元兴寺另建别院,本院与新院二寺...

元选

(1323~1390)日本临济宗僧,方广寺派开祖。父为后醍醐天皇,母为昭庆门院。七岁,遭乳母丧,悲入山寺,...

元静

(1065~1135)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。四川阆州玉山人,俗姓赵。后名道兴。十岁时因病而立志出家,未几入成...

元静十门

宋代禅僧大随元静对修行僧所示诫之十种因缘。即:(一)须笃信有“教外别传”之旨。(二)须了知有“教外别传”之...

元藏

又称大普宁寺版、元本。指元代所刻印之大藏经。乃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至至元二十七年,在杭州路(浙江省...

元镜

(1577~1630)明代曹洞宗僧。福建建阳人,俗姓冯。字晦台,号见如。二十八岁出家,深究楞严经。谒“无明...

允文

(805~882)唐代僧。秀州嘉禾(浙江嘉兴)人,俗姓朱。字执经。自少入道,及长,精通相部律及中观论。唐开...

允若

(1280~1359)元代僧。绍兴相里(浙江绍兴)人。字季蘅。号浮休,又号若耶。十五岁出家,后从上竺湛堂性...

允堪

(?~1061)宋代律学名僧。浙江钱塘人。少从慧思出家,博通内外典,后从仁和择悟习南山律,深得奥义,先后于...

内凡

“外凡”之对称。为见道以前阶位之一。修行佛道而未证见正理者,称为凡夫,其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内凡,未发...

内五法

又作内五事。为难提释经所载五种发自内心之法。即:(一)舍不信意,谓佛弟子于如来之法,应常存正信之意,则无量...

内五股印

“外五股印”之对称。全称内缚五股印。又作金刚印。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主尊金刚手菩萨之根本印。印相为虚心合...

内心

相对于外形,故称内心。正法念处经卷二(大一七·七下):“内心思惟,随顺正法。” p1233...

内四供养

内院之四供养。又作内四供、内供养、内供。“外四供养”之对称。即在金刚界曼荼罗金刚轮内四隅之嬉、鬘、歌、舞四...

内外三教

于我国,指儒教、道教、佛教。于日本,则指神教、儒教、佛教。 p1233...

内外不二门

十不二门之一。天台宗荆溪湛然所立。谓依智妙及行妙之义,而论内外境之不二。外境,指众生、诸佛及依报;内境,指...

内外空

梵语 adhyātma-bahirdhā-?ūnyatā。十八空之一。又作身空、自身空。谓观内六根、外六境...

内外兼明

五明之中,声明、工巧明、医方明、因明等前四明为外明,其第五者,即明自家之宗旨者为内明。五明熟习兼备,称为内...

内外曼荼罗

内心曼荼罗与外相曼荼罗之合称。内心曼荼罗又称心中曼荼罗、内坛、心坛,外相曼荼罗又称心外曼荼罗、外坛。前者系...

内外舍

内指肉躯,外指财物名利等,此二者皆可施舍他人,称为内外舍。即菩萨所修十施中之内外施。(参阅“十施”456)...

内外道

(一)内道与外道之并称,犹言内教外教。指佛教及佛教以外之一切教说。 (二)于佛教内,特指教内之外道,如小乘...

内因外缘

凡能直接产生结果之内在原因,称为内因;能间接助长结果形成之外在原因,称为外缘。故内因外缘又称作亲因疏缘。如...

内佛

(一)又作持佛。即以本尊佛为中心,其旁或下方奉祀自家历代祖先牌位之佛坛。 (二)有别于寺院本堂佛殿,属住持...

内我

“外我”之对称。指存在自己身心之内,常一不变而能运转此身之主宰者,即自我,俗称灵魂。佛教主张诸法无我,故反...

内供奉

又作内供、供奉。谓宫中斋会时,于内道场任读师等职者。此职名始设于唐肃宗至德元年(756),时由元皎补任内供...

内典

又作内经、内教。指佛教之经论书籍。反之,佛教以外之典籍称外典。大智度论有“习外典如以刀割泥,无所成而刀自损...

内典尘露章

全一卷。日僧凝然着。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三。概述日本十宗(南都六宗与天台、真言、净土、禅宗)之教义,并记各...

内典录

凡十卷。大唐内典录之略称。唐代道宣撰于长安西明寺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。内容为后汉至初唐之译经经目,共分十...

内明

梵语 adhyātmavidyā。又作内术、内明处。五明之一。相对于“声明”、“工巧明”等学艺,而专心思索...

内法

即指佛法。相对于佛教之外的其他教法,佛教自称为内法、内教、内道、内学、内明。佛法以外之教法、教说,乃至于世...

内空

梵语 adhyātma-?ūnyatā。十八空之一。内,指六内处。谓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内处之中,无我...

内门转

“外门转”之对称。心识缘心内之法及理性等,具有自证内省之功用者,称为内门转。即向内面而转之义。反之,心识缘...

内界

“外界”之对称。(一)众生之身心分内外二界,无形之心意为内界,有形之身体为外界。 (二)六界中地、水、火、...

内胎

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央之中台八叶院。大日经疏卷十四(大三九·七二七上):“谓头为内胎,心以上为第一院,脐以...

内秘

谓内秘菩萨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自利之相。此因菩萨知众生畏于大智而乐闻小法,故作声闻、缘觉等二乘人...

内院

兜率天二院之一。兜率天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,有内外二院,内院称善法堂,大神牢度跋提所造,为弥勒菩萨最后身之住...

内阵

又作内陈。为“外阵”之对称。指于佛堂或变相图绘等安置本尊之中央部分。其外侧称为外阵。又佛殿内僧众之坐处,区...

内宿食

将食物置于比丘住处,经一宿者,称为内宿食,乃不净食之一,比丘不许食之。 p1236...

内舍

舍己之肉躯而施与他人。即菩萨十施中之内施。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(大三七·二七三下):“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