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辞典 > 佛光大辞典

天竺三寺

指古代印度佛寺之三种类别。古代印度佛寺就其所学,分为三类,或专学大乘,称为一向大乘寺;或专学小乘,称为一向...

天竺三际

印度分一年为三期,称为三际(梵 traya rtavah)。又作三时。即热际(梵 grīsma-rtu)、...

天竺字源

凡七卷。全称景祐天竺字源。北宋惟净、法护等撰。即分类梵字,并解明其音义。首先略解十二转声、三十四字母、五音...

天竺寺

位于浙江杭县。由下天竺、中天竺、上天竺等三寺合成,以下天竺寺为最古,中天竺、上天竺次之。(一)下天竺寺今称...

天竺衣

指唐朝义净三藏自天竺传来之正制三衣。为不用镮钩之袈裟。旧律南山家之三衣,则称南山衣,须佩镮钩。[画像须知]...

天竺样

日本建筑用语。又作大佛样。为镰仓时代传入日本之建筑样式。东大寺再兴之时,俊乘坊重源引入我国南宋之新式样,重...

天冠

又作宝冠。乃诸天头上所戴之冠,或类似诸天之冠的微妙之冠。以其精微殊妙,非人中所有,故称天冠。[大法鼓经卷上...

天帝生驴胎

法句譬喻经卷一载,昔有天帝,自知命终之后必堕畜类,生于陶匠家之驴胎,乃诣佛所,归依于佛,稽首伏地,然于未起...

天柱集

全一卷。又作竺仙和尚天柱集。元代临济宗杨岐派僧竺仙梵仙(1292~1348)撰。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竺仙和尚...

天界寺

(一)位于江苏江宁聚宝门外善世桥之南。元代文宗天历元年(1328,一说至顺元年,1330),舍金陵潜邸为寺...

天皇寺

位于湖北江陵。建于南朝梁代,时法论曾住止本寺教导弟子。北周武帝时,法难波及荆楚之地,以寺中有僧繇所绘孔子之...

天食

指天界之妙食。即人界所无与伦比之美味妙食。起世经卷七(大一·三四五下):“四天王天并诸天众,皆用彼天须陀之...

天香

天上之香。或指人间之妙香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(大九·四八中):“持是经者,虽住于此,亦闻天上诸天之香。” p...

天宫

梵语 deva-pura 之意译。音译作泥缚补罗。指天人所住之宫殿。或指帝释天之宫殿。[圆觉经、善生子经]...

天宫寺

位于河南省河南府(洛阳)。原系唐太宗旧宅。贞观六年(632)诏改为寺。十二年,以法护为寺主。大德至此者多,...

天宫事

巴利名 Vimāna-vatthu。巴利小部经(Khuddaka-nikāya)之一。略称毗麻那(巴 Vi...

天宫宝藏

经藏之异名。据传,佛入灭后,法藏隐没于天宫与龙宫二处。依释门正统卷三所载,龙宫海藏乃就龙树入海而言,天宫宝...

天师

(一)佛陀十号之一。[菩萨本业经] (二)天子之师。佛祖统纪卷五十一(大四九·四五四上):“沙门一行,号称...

天师道

即五斗米道,其开祖张陵自称天师,故又称天师道。北魏时寇谦之改良五斗米道,加入佛教仪礼,提倡新天师道,颇见重...

天息灾

(?~1000)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。原住中印度惹烂陀国密林寺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)二月,偕施护来汴...

天根

大自在天之标帜。即雄伟之男根。为印度教湿婆派(梵 ?iva)之神体,谓诸有趣皆由此而生,故敬之。[续高僧传...

天海

(1536~1643)日本天台宗僧。为宽永寺之开祖。会津人。号南光坊。早岁出家,游历比睿山、园城寺、南都,...

天真

谓天然而不假造作之真理。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(大四六·一四三下):“理非造作,故曰天真。” p1356...

天真独朗

谓了悟不生无作之本体,超越生死差别而朗然大觉。天台宗甚为重视,指为止观圆满之语,唐代道邃和尚传授日僧最澄观...

天祠

梵语 deva-kula。印度祭祠大自在天等天部诸神之所。[方广大庄严经卷四] p1357...

天神地祇

天神,梵语 devatā,音译泥缚多,指天上之诸神,即为梵天、帝释等之通称。地祇,指居住于地之鬼神,即坚牢...

天鬼

指六趣中之天趣与鬼趣。天趣,指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之诸天,为诸趣中最胜、最乐、最善、最妙、最高者。鬼趣则指饿...

天堂

指天众所住之宫殿。又作天宫。与“地狱”对称。即善人死后,依其善业所至受福乐之处所。 p1357...

天启

梵语 ?ruti。印度婆罗门教用语。原意为“听”,引申为“神的启示”。婆罗门教谓吠陀乃圣人受神之启示而诵出...

天清寺

位于河南开封。五代周太祖建,初名国相寺,又称白云寺。寺有塔,六面九级,宏伟庄严,通称繁塔,故俗称繁塔寺。明...

天眼明

梵语 cyuty-upapāda-jāna-sāksāt-kriya-vidyā。阿罗汉所得三明之一。又作...

天眼通

梵语 divya-caksur-jāna-sāksātkriyābhiiā。五通之一,六通之一。谓以天眼照...

天部

指住于天界者。乃佛教图像分类之一。又称诸天部。内含各类佛像。佛教以外之神大多被奉为护法神,例如密教外金刚部...

天部善神

指守护佛法之天界善神,如梵天、帝释天、四天王(持国天王、增长天王、广目天王、多闻天王)等。 p1358...

天然

(739~824)唐代僧。石头希迁之门人。初习儒业,后遇禅僧而悟,投南岳石头门下,服役三年,剃发受戒。寻谒...

天童

(一)指天神之子。守护佛法之诸天,常以童子形出现于人界,以服侍人类,称为天童。 (二)即天童寺。位于浙江鄞...

天童山

又称天潼山。我国禅宗五山之一。位于浙江鄞县(旧称宁波府)东约三十五公里处,为太白山之一峰。西晋永康元年(3...

天童正觉

(1091~1157)宋代曹洞宗僧。山西隰州人,俗姓李。为河南南阳府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之法嗣,与临济宗大慧...

天童正觉禅师广录

凡九卷。宋代正觉禅师之语录。宗法、集成等编。又称宏智禅师广录、普照觉和尚语录、宏智广录、宏智录。今收于大正...

天童如净

(1163~1228)宋代曹洞宗僧。明州苇江(即今浙江鄞县)人,俗姓俞。为足庵智鉴之法嗣。历住华藏褒忠寺、...

天童寺

位于浙江四明天童山,距鄞县(旧称宁波府)东约三十五公里处。西晋永康年中,义兴于会稽郡鄮县东南约十七公里之山...

天童寺志

凡十卷,卷首另成一卷。清朝闻性道、德介合撰。今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。天童寺为浙江鄞县天童山之名寺,为...

天华

梵语 divya-puspa,巴利语 deva-puppha。指天上之妙华。又指法会时,散于佛前,以纸作状...

天华着舍利弗衣

据维摩经观众生品载,中印度毗舍离城之长者维摩诘为诸菩萨、舍利弗等大弟子及诸天人说法,时有天女散天华于会众之...

天须菩提

须菩提,梵名 Subhūti。佛弟子之一。此人于五百世中常上生化应声天,下生王者之家,故称天须菩提。又食福...

天意树

天上之如意树。此树随天意而转,悉遂所求。[慧琳音义卷二十五] p1362...

天爱

梵语 devānāj-priya,巴利语 devānaj piyo。诸天所爱者之意。孔雀王朝时代,为表王者...

天爱帝须王

(247 B.C.~207 B.C.或 307 B.C.~267 B.C.)天爱帝须,巴利名 Devāna...

天业譬喻

梵名 Divyāvadāna。据推定,系编于三世纪初之梵文譬喻故事集。书中引用巴利圣典中之长部(Dīgha...

天圣广灯录

凡三十卷。宋代镇国军节度使李遵勖(?~1038)编,高宗绍兴十八年(1148)刊行。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。...

天圣释教总录

凡三册。北宋惟净等编修。内容系录出东汉至北宋天圣五年(1027)之汉译经典及我国撰述入藏之佛典。现存之金藏...

天道

六道之一,三善道之一。指住于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。亦指自然之道、主宰天地之神、日月星辰、太阳等。...

天鼓

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。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,不击而能自出妙音,警醒放逸之天众,闻者皆生慎恶好善之心。此外...

天鼓雷音佛

天鼓雷音,梵名 Divyadundubhi meghanirghosa。又称鼓音如来、鼓音佛、鼓音王。密...

天寿国绣帐

日本古物。又称天寿国曼荼罗。日本推古天皇三十年(622),圣德太子薨后,妃橘大女郎欲观太子往生天寿国之情状...

天宁寺

(一)位于江苏江都县天宁门外。据江都县志所载,寺址原为东晋谢安之别墅。义熙年间,有梵僧佛驮跋陀罗尊者译华严...

天盖

又称华盖、悬盖。印度由于日射强烈,故使用伞盖以遮阳,后成为佛像之庄严具。其上饰以宝珠、宝网、璎珞、幡等。形...

天语

指梵语。古代印度婆罗门自谓所用之梵语为梵天之语,故称天语。[释迦方志卷上] p1366...

天慧实彻

(?~1745)清代临济宗僧。江苏兴化人,俗姓唐。十九岁出家。天隐圆修下灵鹫诚禅师之法嗣,行脚三十年。清世...

天龙

(一)即天龙山。位于山西省太原县境。以石窟闻名于世。(参阅“天龙山”1368、“石窟”2118) (二)谓...

天龙八部

又称八部众。即:天(梵 deva)、龙(梵 nāga)、夜叉(梵 yaksa)、阿修罗(梵 asura)、...

天龙山

位于山西省太原西方,与响堂山同为北齐佛教文化之代表,以石窟闻名于世,称为天龙山石窟。自北齐文宣帝之佛岩石窟...

天龙寺

(一)位于山西省太原天龙山麓。又称圣寿寺。建于北齐,其后久经废绝。至明代乃重兴。寺中有隋代塑像数尊,与浮雕...

天龙寺船

又称天龙船。指日本室町时代,与我国往来交易之商船。日本历应二年(1339)八月,后醍醐天皇崩,足利尊氏应梦...

天龙夜叉

指诸天、龙神、夜叉。为八部众中之三者,其中,夜叉乃住于空中或地上,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。 p136...

天罗国

天罗,梵名 Devala,音译提婆罗。乃斑足王之国。据鸠摩罗什所译仁王经护国品载,斑足王之足有斑驳,其为天...

天识

指吾人之本性、真如。刘禹锡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:“能使学者还其天识。” p1369...

天魔外道

指天魔与外道,为害佛道者。梵网经卷上(大二四·一○○二下):“天魔外道,相视如父母。”[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...

天魔波旬

天魔,指欲界第六天(他化自在天)之魔王,名为波旬,常娆乱释尊之修行。盖诸佛出世,常有与其同世之魔障难其修行...

太子三妃

翻译名义集卷三皇后篇第二十六载,悉达多太子十七岁时,纳妃三人,即:(一)瞿夷(梵 Gopī),意为明女,其...

太子瑞应本起经

凡二卷。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、瑞应本起经、瑞应经。吴·支谦译。收于大正藏第三册。木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,其内...

太山府君

梵名 Citragupta。音译质呾罗笈多,意译作奉教官。又作泰山府君。我国以之为冥府东岳泰山之主司神,佛...

太古寺

位于韩国京畿道高阳郡神道面之北汉山城内重兴洞。乃高丽末期僧普愚于忠惠王复位二年(1341)所建。其后一度荒...

太平广记

凡五百卷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李昉等奉敕撰。所引之书多达三百四十五种。内容记述古传之神异事迹与轶闻琐...

太平乐

唐代之舞乐。又称五方师子舞。据通典卷一四六载,师子乃挚兽,出于西南夷、天竺、师子等国。缀毛为衣,仿师子俯仰...

太平兴国寺

(一)位于蒋山(江苏钟山)。本寺肇建于六朝,初名道林寺。梁天监(502~519)年中,保志禅师寂于此,武帝...

太玄真一本际经

凡十卷。初唐、中唐之际流行之道教经典。据甄正论卷下载,隋之道士刘进喜改换佛教经典,造五卷本,其后道士李仲卿...

太孤危生

禅林用语。太,甚之义。孤危,孤峰险峻之义。生,系接尾词。丛林中,每以孤峰之危然不可攀登,比喻机锋锐利之向上...

太原寺

唐初,于长安、洛阳、太原、荆州、扬州等地置五所太原寺。长安之太原寺,乃咸亨元年(670)则天武后外氏侍中观...

太能

(1562~1649)朝鲜潭阳(全罗南道)人,俗姓吴。号逍遥。十三岁出家习经律,又从浮休善修受习禅法,后与...

太粗生

禅林用语。又作太粗生。太,甚之义。粗,暴之义。生,系接尾词。禅林中,每借此语责斥修行未臻圆熟而举止不慎重者...

太虚

(1889~1947)浙江崇德人,俗姓张,本名淦森。法名唯心。为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之倡导者。号华子、悲华...

太虚大师全书

凡六十四册,印顺主编。乃民国佛教主要推动者太虚大师之著述全集。内分佛法总学、五乘共学、三乘共学、大乘通学、...

太虚空

谓浩浩宇宙之虚空。又称顽空、偏空。此虚空湛然常寂,毕竟无为无物,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,而异于大...

太廉纤生

禅林用语。太,甚之义。廉纤,即绵密而微细之义。生,犹言者,系接尾词。意即师家接化学人之方法,甚为亲切而微细...

太岁

(一)凶神。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之别名。如逢甲子年,甲子即是太岁。习惯上只重视十二地支,故太岁每十二年一循...

太贤

唐代法相宗学僧,朝鲜新罗人。号青丘沙门,亦作大贤。壮岁来唐,依西明寺道证学唯识。著作甚多,撰有古迹记等四十...

孔雀王朝

古印度王朝。自西元前三一七年至前一八○年顷,计历一三七年。西元前三二七年,希腊亚历山大大帝(Alexand...

孔雀王杂神咒经

全一卷。又作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、大孔雀王杂神咒经、大孔雀王神咒经。东晋帛尸黎蜜多罗重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十九...

孔雀明王

梵名 Mahā-mayūrī-vidyā-rājī。音译摩诃摩瑜利罗阇。又作孔雀王、佛母孔雀大明王。依大孔...

孔雀明王经

孔雀明王,梵名 Mahāmayūrī-vidyārājī。凡三卷。全名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经。唐代不空译。又...

孔雀明王经法

密教修法之一。又称孔雀经法。即为息灾、请雨、止雨、消除病恼、安产等,依据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经或孔雀明王仪轨...

孔雀屎

比喻问答乖违,犹如问天而答地。百喻经卷三(大四·五五○下):“有二小儿入河遨戏,于此水底得一把毛。一小儿言...

孔雀座

梵语 mayūrāsana。五部座之一。为密教佛母孔雀明王及莲华部主阿弥陀佛等所坐者。孔雀为瑞鸟,形貌严丽...

孔雀经音义

凡三卷。日僧观静撰。为唐朝不空所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注释书。收于大正藏第六十一册。全书分成述大意、释题目、...

少水鱼

指栖于少量水中之鱼。又作小水鱼。譬喻人生之无常迅速。法句经卷上无常品(大四·五五九上)云:“是日已过,命则...

少光天

少光,梵名 Parīttābha,音译波栗阿婆、波利答、波梨陀。又作光曜天、少梵天、水行天。为色界十八天之...

少在属无

以数量之少而视之为“无”。又作少是属无。即从多分上而论大体。如俱舍论卷二十二载,于乌豆堆中置少许绿豆,以少...

少林寺

(一)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之少室山北麓之五乳峰下。少室山乃嵩山之西峰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,一说二十一年)...

少林无孔笛

凡六卷。全称东阳和尚少林无孔笛。又作东阳和尚语录。日本临济宗僧东阳英朝(1428~1504)撰。收于大正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