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辞典 > 佛光大辞典

十住心论

凡十卷。全称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。日僧空海着。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。该论立十种住心,以论真言行者心品转升之次...

十住毗婆沙论

梵名 Da?abhūmika-vibhāsā-?āstra。凡十七卷。龙树菩萨造,后秦鸠摩罗什译。略称十住...

十住经

梵名Da?abhūmika。凡四卷。后秦鸠摩罗什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册。系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,即七处八会中之...

十佛

(一)指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所说之十种佛身。(参阅“十身”440) (二)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之十佛。即:(...

十佛名

又作食时十念。指每日粥、饭二时临斋所唱之佛名;“十”系示约数,实际唱念十二佛名。相传此法为东晋道安所创。据...

十佛易行

称念十方十佛之名,得不退之法门。指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述说诸佛易行之一种。原出自宝月童子问法经。...

十利

(一)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。例如乞食十利、禅定十利、粥有十利、精进十利、般若十利、多闻十利、布施十利、...

十劫

劫,指长久之时间单位。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,于修行时,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。自成佛以来,至今十劫。阿弥...

十劫须臾

指久远之十劫时间即如短暂之一念须臾。此乃依华严十玄门之意,念与劫融通。例如弥陀之成佛,由凡情观之,至今总历...

十劫弥陀

乃指阿弥陀佛。据无量寿经卷上载,阿弥陀佛于距今十劫之往昔,即已开悟成佛,是为十劫弥陀。又作十劫正觉、十劫成...

十妙

乃指十种超胜之不可思议而言。智顗解释“妙法莲华经”(法华经)经题中最初之“妙”字,谓之包含十义,而分别说迹...

十妙生起次第

指迹门十妙、本门十妙生起之顺序关系。(一)迹门十妙生起之次第:(1)以境妙为首,乃因实相之境体,非佛、天、...

十弟子

即十名弟子。又称十大弟子。密宗行灌顶等仪式作法时,须有十名(或谓数人)年少之沙弥手持法具等,随于导师大阿阇...

十忍

(一)菩萨断无明之惑,证得诸法本来寂然时,所得之十种安住心。即:(一)音声忍,又作随顺音声忍、随声忍。闻说...

十戒

即十种戒。大乘、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。(一)小乘沙弥、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。又作沙弥戒、沙弥尼戒,或勤策律仪、...

十戒持律法体

法体,即护持佛法之身体,指出家之行者。十戒持律法体,乃尊称受十戒而能住持不犯之法师。 p440...

十身

身,为梵语 kāya 之意译,音译迦耶。指佛、菩萨之十种身。又作十佛。共有九种:(一)融三世间之十身,即华...

十事非法

乃指十事不合律制。又作十非事、十事、十净。佛陀入灭后百年,跋阇子(巴 Vajjiputtaka)主张“十事...

十来偈

指十种因果法则。佛家示二世之果报有十句,各句均以“来”字作结,故称“十来”。即:端正者忍辱中来,贫穷者悭贪...

十卷章

乃指日本真言宗重要之七部宗典,合计共为十卷。又作十卷书、十卷疏。即空海所著之般若心经秘键、即身成佛义、声字...

十受生藏

受生,意为生于如来家;藏,意为含藏所修所证之理。菩萨若能修习圆满十种受生藏,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,...

十夜

日本净土宗于旧历十月所举行之十日十夜念佛会。又作十夜法要、十夜念、御十夜。大无量寿经(大一二·二七七下):...

十宗

乃华严宗对佛教教义之分类批判。通常与五教合称五教十宗;五教系自教上分类,十宗则自理上分类。依华严五教章卷一...

十定

又作十大三昧、十三昧。十,乃表示数之圆极;大三昧,表示行愿满称法界之定。即说普贤之深定妙用无尽。据新华严经...

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

全一卷。译者佚名。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。又称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、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、十往...

十念血脉

以人体之血脉相连比喻师资(师徒)之法门相承。故师资相承,授受十念之法,称为十念血脉。(参阅“血脉”2551...

十念往生

五逆之罪人,于临终时依善知识之教,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,即可往生极乐。此乃出自观无量寿经之下下品及无量寿经...

十念处

系菩萨所修之十种法。又作十种念处。即:(一)身念处,观身不净,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,悉皆远离。(二)受...

十念业成

由十念相续得以成办往生之业事。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上(大四○·八三四下):“经言十念者,明业事成辨耳,不必须知...

十忿怒明王

即十尊面现忿怒相之明王。(一)焰鬘得迦(梵 Yamāntaka,意译降焰摩,即大威德),(二)无能胜,(三...

十明

(一)出自旧华严经卷二十八“十明品”,新华严经卷四十四改为十通品。指十地菩萨所具之十种智明,又作十种神通、...

十波罗蜜

梵语 da?a-pāramitā。菩萨到达大涅槃所必备之十种胜行。全称十波罗蜜多。又作十胜行,或译为十度...

十波罗蜜菩萨

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檀波罗蜜、戒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、精进波罗蜜、禅那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、方便波罗蜜...

十法

出自大乘十法经。佛答净无垢妙净宝月王光菩萨之问,谓菩萨成就十法,即住于大乘。十法即:(一)成就正信,(二)...

十法见涅槃

又作菩萨修十法见涅槃。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一载,菩萨成就十法,能明见无相涅槃(谓涅槃之法,离于一切色相),至...

十金刚心

(一)指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所说之菩萨十种坚固愿心,以其坚固如金刚,故称十金刚心。即:(一)觉了法性,菩...

十长养

(一)菩萨五十二位中,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。于此位中,暂先长养圣胎,后入十圣位。 (二)指菩萨为增...

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

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下以十门叙述密咒功德之深广,十门即:(一)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,谓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...

十门释经

唐代澄观着华严经疏,先总启十种义门,悬谈一经之大意,使知教法之兴起,有所自来,称为十门释经。即:(一)教起...

十门辩惑论

凡三卷。唐朝复礼撰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。系对太子文学权无二之释典稽疑十条一一辩释之作。十门即:通力上感门...

十信

菩萨五十二阶位中,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;此十种心在信位,能助成信行。全称十信心。略称十心。依诸经典所举,其...

十信相似道

天台宗圆教行者若入于十信位,断三界之见思二惑,得六根清净,圆融之三观益明,能发相似初住以上真证之智慧,故称...

十刹

指十寺,为南宋宁宗时,史弥远所奏上之十座官寺,与五山之寺院制度同时设立。此十寺即:(一)中天竺山天宁万寿永...

十度三行

谓十度中一一各具三种殊胜行门。度为“到彼岸”之意。菩萨修此行法,则能自利利他,度诸众生,离生死此岸,至涅槃...

十指

(一)“莲华合掌”中,十指表示十波罗蜜、十法界等。摄无碍经谓,左手五指表胎藏海五智,右手五指表金刚海五智,...

十施

为菩萨所修习之十种施舍行。即:(一)修习施法,又作分减施。菩萨禀性仁慈,行好惠施,珍馔美味,不自贪着,惠施...

十界

指迷与悟之世界,可分为十种类,即:(一)地狱界,(二)饿鬼界,(三)畜生(傍生)界,(四)修罗界,(五)人...

十界一心平等大念

指上自佛界,下至地狱界之十界,皆为吾人一心所作,故其体平等,无有差别,观此平等之理,称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。...

十界一念

乃日本融通念佛宗之教旨。出自融通圆门章(大八四·四上):“一人一切人,一切人一人。(中略)一行一切行,一切...

十界互具

乃指天台宗所谓:佛界至地狱界等十界互相具备其他境界而言。今谓一心能造十界之因果,人心已具足十界,可知十界之...

十界皆成

出自法华经。谓十法界之众生皆悉成佛,故又作十界皆成佛,此乃法华之特色。一代五时之教中,于第四时说般若经,以...

十界真实

天台宗论十界之性(法体)真实与否之题目。又作十界权实。别教之所谈,系为思议相待之十界,认为九界为妄法,佛界...

十界能化菩萨

初地以上之菩萨,能示现十界之身,教化十界众生。所谓十界,系就其大数而说,实则谓除佛界外之九界而言。(参阅“...

十界图

指绘有十界相状之图。又作十法界图。为四圣界与六道界合绘之图画;即于大圆轮内画十个小圆轮,并于各小轮内绘上佛...

十相

(一)旧华严经卷二十七“十地品”以大海十相显喻菩萨十地之行相。即:(一)渐次深,(二)不受死尸,(三)余水...

十科

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,分十科记述由梁初至唐贞观十九年间历代高僧之事迹;其中前八科为修慧,第九为修福。十...

十军

以魔军比喻烦恼,共有十种,又作十种魔军。出自大智度论卷十五。即:(一)欲,(二)忧愁,(三)饥渴,(四)渴...

十重唯识

又作十门唯识。乃唯识之十种层次。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,故说万法唯识。其义有十种不同,即:(一)...

十重深行

大日经之“秘密漫荼罗品”对传法灌顶之阿阇梨,分浅略、深秘二种;大日经疏卷三,则总分深浅为十六重。其中十地深...

十重禁戒

(一)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。又称十重波罗提木叉、十波罗夷、十不可悔戒、十重禁、十重戒、十无...

十重障

指十地菩萨所断之十种重障,单称十障。即:(一)异生性障,依烦恼、所知二障分别起之种子而立异生性,障无漏之圣...

十乘观法

乃天台宗修圆顿止观于预备条件二十五方便修毕后,为正观对象之轨范的十种观法。用此十法,由因至果,故谓十法成乘...

十恩

众生蒙受如来之十种恩。又作如来十恩。即:(一)发心普被恩,如来为众生而发菩提心,咸令受利益得安乐。(二)难...

十殊胜语

即大乘之教体。据摄大乘论卷一载,即:(一)所知依殊胜殊胜语,阿赖耶识为所知之本体,故称所知依。(二)所知相...

十海

(一)乃指佛陀开悟之十种境界。其境广大无边而难以量度,故以海譬喻。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所载,即:(一...

十益

又作闻经十益。据华严经疏卷一载,听闻华严经有十种益,即:(一)见闻益,谓见闻如来常说遍说此大经,佛佛道同,...

十神力

(一)指佛演说法华经后,示现之十种神变。即:(一)出广长舌,上至梵世。(二)由无数毛孔放无数色光,遍照十方...

十神力无碍用

十回向位中第八如相回向位之菩萨有十种无碍用,神力无碍用即为其中之一。出自八十华严卷五十六离世间品,六十华严...

十回向

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,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。回向,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。又作十回向心,略称十向。...

十问

指金刚手在大日经中向佛陀请益之十个问题。大日经一部之内容,即佛陀之一一阐说。(一)菩提心之性如何?(二)菩...

十问讯

又作普同问讯。即低头合掌,向左、右侧问讯,此左右横向之形,如横书“一”字;复向正面问讯,合掌当胸而下,如纵...

十习因

指招感未来地狱果报之十种习因。又作十习、十因十果。习,习续之义。习续前念的善、恶、无记之因,而招感后念的善...

十胜行

十种殊胜之行。(一)十地菩萨到达大涅槃所修之十种胜行,即十波罗蜜。(参阅“十波罗蜜”451) (二)游戏自...

十喻

教示诸法皆空与人身无常之十种譬喻。(一)以十种譬喻解释诸法为空之理:(1)幻喻(梵 māyā-upama)...

十报法经

凡二卷。后汉安世高译。全称长阿含十报法经。收于大正藏第一册。此经典与长阿含之众集经、增一经等皆汇集佛教初期...

十恶果报

众生前世造十恶业,招感饿鬼、畜生、地狱三恶道报,其后若生人中,以余业未尽,于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,称为十恶...

十恼乱

修行安乐者宜远离之十种恼乱。即:(一)豪势,指国王、王子等。(二)邪人法,即外道之法。(三)凶戏,即凶恶之...

十普门

周遍之圆法,能通入实相,计有十法,称为十普门。即:(一)慈悲普,众生缘、法缘、无缘之三慈中,仅无缘之慈悲与...

十智

梵语 da?a jānāni。(一)就有漏智及无漏智之性分为十种。(一)世俗智(梵 sajvrti-jān...

十智同真

为汾阳善昭禅师所立用以接引学人之方法,表示十智同归于一真如之意。十智即:同一质、同大事、总同参、同真智、同...

十无二

诸佛世尊具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。即:(一)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,决定无二。(二)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,使其意满,...

十无依行

以行法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,然或缘邪见、或依恶缘,其行法有不为功德善根之所依止者,共有十种,称十无依行。又...

十无畏

全称十种无畏。又作十无所畏。即十回向中,法界无量回向位之菩萨所具有之十种无所畏。(一)闻持无畏,菩萨闻持一...

十无尽句

乃十种无尽法。又作十不可尽法、十无尽法。初欢喜地之菩萨发广大愿,而说“十法有尽,我愿亦尽;此十法无尽,我愿...

十无尽藏

华严宗之教义。略称十藏。藏,有含摄、蕴积、出生之义。华严宗将诸佛所说之教法分为十种藏,以之为菩萨修行之行法...

十无学支

得阿罗汉果之无学人所成就之十种无漏法。又作十无学法。即:(一)无学正见,与无漏作意相应之慧。(二)无学正思...

十无碍

(一)为华严经卢舍那佛品所说华藏庄严世界海所具足之十种无碍。即:(一)情事无碍,谓应情显现,事超情外。(二...

十无碍用

如相回向位菩萨具有之十种自在无碍之力用。即:(一)众生无碍用,(二)国土无碍用,(三)法无碍用,(四)身无...

十发趣心

指地前菩萨为趣入大乘所发之十种心。略称十发趣。即:(一)舍心,(二)戒心,(三)忍心,(四)进心,(五)定...

十善十恶

十善即十善业,梵语 da?aku?ala-karmāni。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之十种善行为。又作十善业道、十...

十善巧

系三乘所修所观之法门。即:(一)蕴善巧,指五蕴。(二)处善巧,十二处。(三)界善巧,十八界。(四)缘起善巧...

十善菩萨

指天台圆教十信位之菩萨。阶位相当于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之六根清净位。此类菩萨了知断惑之十信,信信皆通,具足...

十善业道经

全一卷。唐代实叉难陀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。系佛在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,内容为有关十善业之功德。经载,永离...

十进九退

喻佛道难行,十人进修中,有九人会退堕。五秘密轨(大二○·五三五中):“于显教修行者,久久经三大无数劫,然后...

十想

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。即:(一)无常想,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,无常变坏。(二)苦想,观一切有为法无常,常...

十岁减劫

十岁为减劫人寿之极短,故有十岁减劫之称。住劫二十中劫之中,最初第一劫为减劫,减劫乃人寿从无量岁减至十岁之期...

十万亿土

全称十万亿佛土。指从此娑婆世界至西方极乐世界间,佛国土之数目。阿弥陀经(大一二·三四六下):“从是西方过十...

十圣

指在十地位之菩萨,乃对三贤而称为十圣。仁王般若经合疏卷中谓,三贤即地前之三十心,十圣即十地之菩萨。以十地之...

十圣处

乃小乘行人所修之十种法。此十法能生圣者,又为圣者所依,故称圣处。即:(一)断五法,指断五上分结,得阿罗汉。...

十号

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。又称如来十号、十种通号。虽称十号,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,即:(一)如来(梵 ...